劉德仁,生于1926年9月,現年95歲,樂至縣離休干部,原籍江蘇省灌南縣。195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。
劉德仁出生貧農,少時靠給地主放牛為生,每年地主就給幾十斤糧食作為放牛的“工資”,生活過得異常清貧。這并沒有擋住劉德仁對知識的渴求,一有空閑時間他就到學堂去聽書,聽先生講抗日故事。
每次在學堂聽到先生講日本侵略軍在我國肆意燒殺搶掠時, 劉德仁都恨不得馬上就沖上前線去把他們殺光。劉德仁不斷打聽抗日戰(zhàn)爭前線的消息,每每聽到打退鬼子的消息都要興奮好幾天。同時他也在不斷地提升自己,學習識文斷字,為上戰(zhàn)場殺日寇增長本事。
劉德仁的出生地灌南縣盛產戰(zhàn)場急需的糧、棉、鹽等物資,成了日軍搶奪物資的重要場所。同時,這里易守難攻,也成了抗日隊伍休養(yǎng)的大后方。
在灌南縣活動的抗日地下黨很多,他們帶著不同的使命,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將日本侵略者趕出國門。劉德仁的表哥孟芳國(音)是當地的共產黨地下工作者,他對劉德仁參加抗日地下工作有很大的幫助。在表哥搞地下活動的時候,劉德仁就做掩護,幫助他順利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。表哥也教會了劉德仁很多密語(傳遞信息專用語言)。在表哥的推薦下,經過組織的層層考驗,劉德仁加入了地下黨抗日組織,成為中共地下黨組織的一名戰(zhàn)士,走上了抗日道路。1944年1月,劉德仁任民主政府村長、民兵連長。
1945年6月的一天,日軍要來村子里搶奪糧食,劉德仁接到的任務就是和戰(zhàn)友們把糧食安全運到鄰村屯糧點。組織考慮到劉德仁比較機靈,能隨機應變,就派他在運糧隊伍前面引路,遇見日軍要隨時改變路線,便于糧食安全到達鄰村。劉德仁小心謹慎地引領隊伍前行,密切關注著村子周圍的動靜,一次又一次避開了敵人的伏擊,送糧隊伍離鄰村的屯糧點越來越近。
看到勝利就在眼前,劉德仁放松了警惕,一個人走到前面去了。當走進一片松林時,劉德仁覺察不對勁,感覺有日軍埋伏于此,便用手勢暗示后面的送糧隊伍走右邊的下坡路逃脫日軍追趕,自己則走左邊大路去引開日軍。被搜身時,日軍用刺刀劃破了劉德仁的衣服,甚至刺破了皮膚,他都沒有叫一聲痛;被日軍盤問時,他總是小心回答,沒有說錯一句話,日軍沒有得到劉德仁是地下黨的證據,最終還是讓他通過了。劉德仁一路奔跑,在鄰村村口與送糧隊伍匯合,把糧食安全送到了屯糧點。
原計劃需要三天時間完成的任務兩天就完成了,地下黨組織領導當即表揚了劉德仁,稱贊他成功護送糧食為抗戰(zhàn)勝利贏得了時間。這讓年輕的劉德仁對抗日工作有了新的認識,決心以更加積極的姿態(tài)配合前線抗戰(zhàn)。
1945年,劉德仁參加新四軍東海大隊。當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。
1946年12月,劉德仁在皮旅1團任戰(zhàn)士、正副班長、正副排長。1949年12月部隊改為61軍,劉德仁任副指導員。劉德仁參加了漣水、鹽城、魯南、魯西南、大沙河、孟良崮、滕縣、太安、臨汾、大常鎮(zhèn)、太原、咸陽和四川富順、南江、三臺等戰(zhàn)役和戰(zhàn)斗。1950年劉德仁轉業(yè)到四川省樂至縣工作,先后任區(qū)長、農場場長、糧站站長、財貿委員、銅廠廠長、建筑公司經理兼支部書記、工業(yè)局長、民政科長、五一廠黨委書記、民委組長、民政局局長兼石湍鎮(zhèn)黨委書記等職。1990年離休,現為四川省新四軍研究會樂至縣分會秘書長。
市委黨研室供稿